【本報訊】永續是國際趨勢,更是花蓮的日常,在縣長徐榛蔚率花蓮縣政府積極推動各項政策,包括低碳家園、淨零碳排等作為,並與企業合作,以實際行動帶動花蓮的永續,響應世界環保潮流,未來也希望各方攜手實現各項永續工作,邁向淨零綠生活,為花蓮打造永續的美好家園。
推動環境永續的執行面中,除了璞石閣生質能源中心,花蓮縣政府與台泥DAKA、華紙生質能源中心合作,落實減碳政策,未來113年也將規劃建置中區生質能源中心。其中花蓮縣璞石閣畜牧生質能源中心,每年約可產生80萬度綠能,相當於250戶住家用電量,估算每年減碳額度約6,000多公噸,減碳效益相等於16座大安森林公園,獲得「最佳環境文化類」金質獎;台灣水泥偕同處理花蓮縣生活垃圾,透過廢棄物資源化替代原料與燃料,預計每年可減碳超過4萬公噸,相當於333萬棵樹的年吸碳量,落實節能減碳效益,獲得「2023亞太暨台灣永續行動獎」銅級;與慈濟結合推動訂VO2降CO2累積總減碳量達34.225公噸,獲得2023台灣永續行動獎非營利事業組金獎,顯示花蓮縣在執行各項永續作法已有相當成效並獲得國家肯定。
縣府針對減碳政策目前已推行之作法持續精進外,也將持續進行全縣溫室氣體盤查、建置碳整合平台、廢棄生質能再利用、建立碳匯資料、開創綠、黃、藍碳潛力、公私運具全面電動化、生活型態轉型、推廣有機與友善環境耕作、農業部門節能輔導及太陽能光電布建等減碳作法,使花蓮縣逐步邁向永續及資源循環城市。
縣府持續推動2050凈零碳排與碳盤查,112年與南華大學合作碳盤查輔導11家機關單位,113年預計完成18家碳盤查認證。縣長徐榛蔚表示,碳管理的基本概念就是先量碳,如同減重計畫,事前要先量體重,透過碳盤查才能了解自己排放量的「數量大小」和「分布狀況」,釐清單位內溫室氣體排放的熱點,確認熱點之後針對可以減量的部分規劃減量的行動方案。花蓮縣首創縣府機關局處建立專責業務單位,使淨零策略及目標推動納入各業務推動,並建立自主盤查的能力及專責單位內種子機制,將相關政策宣導及資源有效運用。
另外,為維護空氣品質,縣府針對凡出廠滿5年的機車實施排氣定期檢驗,確保符合排放標準,根據統計,花蓮縣淘汰1~4期老舊機車比率為全國第一,環境護局也已補助方式鼓勵換購電動機車、電動自行車或電動輔助自行車,截至今年,花蓮縣舊機車汰除5,936輛,共計減碳量1,065公噸CO2e。縣府今年更訂定2030年公務車及新能源機車占新售車比例達35%等低碳轉型評估指標,積極推動地方鄉鎮市公所公務使用電動機車,取代以往燃料機車來服務鄉親,因此今年更購置177輛電動機車提供村里長公務使用,今日亦正式交車,讓村里長在業務推動上更加便利且永續,共計可減少CO2e 408.81噸,每年約可減少PM10 0.03噸、PM2.5 0.22噸及CO3.4噸,可望為低碳轉型盡一分心力。
縣長徐榛蔚高度重視永續發展及能源治理,在永續施政核心下,花蓮縣環境保護局在七月份辦理花蓮縣淨零碳排跨局處會議、花蓮縣永續發展目標環境面向跨單位會議、向海致敬平台會議及環保志工群英會,並於九月召開花蓮縣112年淨零碳排推動小組第一次會議,因應花蓮縣2050淨零推動路徑,協助各局處檢視淨零策略及行動落實。藉由召開跨局處會議,結合各方資源,共同朝向2050年淨零碳排目標,加速落實淨零轉型之長期願景目標,引領本縣航向「宜居永續、幸福花蓮」的未來。
花蓮縣政府表示,永續發展已經成為全球共識和重要責任,花蓮縣以好山好水好風景,吸引各地遊客至花蓮觀光,縣府推廣花蓮永續旅遊及「慢、精品」觀光特色,並致力打造低碳永續家園,推動淨零碳排等永續作為,除維護花蓮縣優質環境外,也共同創造一個環境友好、社會公正和經濟繁榮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