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花蓮縣政府依據中央客家委員會(以下簡稱客委會)於今年最新發表的「全國客家人口暨語言基礎資料調查研究」報告內容,再比較客委會於105年所發表的花蓮縣客家人口調查結果,顯示成長百分之1.84,換算成客家人口數則多了3千545人,達到11萬1千48人,呈現正成長趨勢。顯示花蓮縣政府在99年度於前縣長傅崐萁任內設立縣府一級單位「客家事務處」的決策,以積極推動全縣客家事務具有正向意義,尤其辦理客家文化活動及客家語言推廣影響花蓮鄉親對客家族群的自我認同感不斷提升,尤其在花蓮縣總人口數逐年遞減的情形下,對於客家族群自我認同人口調查結果為增加的,實屬難得。
花蓮縣長徐榛蔚非常重視客語推動及文化傳承,縣境內的客家人口分布廣泛,隨處可見客家人生活打拚的痕跡,這些經過時間積累的生活痕跡為花蓮增添人文色彩,而客語是文化永續傳承的重要媒介,鼓勵大家多講客語傳承文化,提升族群的自我認同感及凝聚力。
客家事務處處長彭偉族表示,客委會所發表的「全國客家人口暨語言基礎資料調查研究」,經由調查結果進行跨年度趨勢觀察與比較,探討我國客家人身分認定與認同議題及客語使用狀況。與105年的調查結果比較,花蓮縣境內的客家人口不減反增,參照研究報告之各縣市設籍人口總數、推估客家人口與成長率資料,花蓮縣部分,105年設籍人口總數為33萬1千945人,推估設籍客家人口百分比為百分之32.39,推估設籍客家人口數為10萬7千503人;而110年調查結果,設籍人口總數32萬4千372人,推估設籍客家人口百分比為百分之34.23,推估設籍客家人口數為11萬1千48人;比較105年及110年,設籍人口成長率為負百分之2.28,而推估設籍客家人口成長率為正百分之3.3,客家人口數位居全國第四;另花東地區近四成客家民眾能夠流利使用客語溝通,其中又以四縣腔及海陸腔為主要溝通腔調。
彭偉族說,從最新調查結果可看出花蓮縣的客家文化重點發展區不變,維持原有的八個鄉鎮市 (花蓮市、吉安鄉、壽豐鄉、鳳林鎮、光復鄉、瑞穗鄉、玉里鎮及富里鄉),在這八個客家發展區中,除光復鄉客家人口比率為百分之25.78,其餘七個鄉鎮市客家人口比率皆在百分之30以上。調查指出,在客家文化重點發展區的客家人口在穩定發展的同時,不同鄉鎮市存在自然流失與社會流動的現象。
客家事務處針對客語學習、客語認證團報補助及通過認證等不同階段,設計一條龍的鼓勵措施,除了提供客語學習管道外,今年加碼提出團體報名認證獎勵,鼓勵大家組隊申請參加,另通過認證後還可以申請通過認證獎勵金,值得一提的是,今年更針對10月1日首度舉辦的客語高級認證祭出6,000元獎勵金,鼓勵花蓮鄉親參與最高級別的客語考試,詳情請至花蓮縣政府客家事務處官網(https://hk.hl.gov.tw/)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