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花蓮市公所實施原住民傳統人才培育計畫,開辦原住民傳統材料香氛伴手禮製作研習課程,繼邀請吳韻晨老師指導手工皂、防蚊液及香膏製作課程之後,另邀請陳奕錡老師指導香氛蠟燭的製作過程。魏嘉賢市長日前特地前往觀看上課情形,並肯定學員的學習成果,他希望透過市公所開辦的這項課程,部落族人未來能在相關產業有所創新,繼而增加經濟產值。
香氛蠟燭既能營造浪漫的氣氛,又能讓身心靈得到短暫的放鬆,因此在市面上一直是受歡迎的產品,只是製作的原料是否會對人體有所影響,也讓不少人擔心害怕。
這項課程五月八日在花蓮市好客文化會館舉辦,魏嘉賢市長特地前往關切學員上課情形。他說,香氛蠟燭除了具有照明與環境美化的功能外,更能為居家布置增添美感。由於市面上的香氛蠟燭種類不一,多數都標榜天然成分,但仍有人擔心成分不實,因此花蓮市公所開辦相關課程,一來可以讓喜歡香氛蠟燭有天然成分的民眾自己DIY,二來也可以成為創業圓夢的一種。
陳奕錡老師由於身體敏感,為了找尋好用的手工皂,他在兩年前投入手工皂的世界,並在去年參與原住民聚落群作客的活動,也是當時三個參展的原住民工藝師之一。
在研究手工皂的同時,陳奕錡也同時投入香氛蠟燭行列。他說,對於味覺並沒有太大的敏感度,因此自己研究發展出獨特的精油配方,像是祖靈的彩虹,就是運用原住民的香料「馬告」為主要基調,搭配胡椒檸檬、玫瑰天竺葵、苦橙葉等,調配出迷人的芬芳,這是他的工作室中最受歡迎的產品。
陳奕錡在香氛蠟燭課裡教大家以大豆、馬告等天然成分體驗「祖靈的彩虹」的製作過程。他說,環保香氛的優點是用最低的化學方式,去合成對環境、自然負擔最小的味道。而且透過分享蠟燭製作的過程,讓學員知道需要特別注意的小細節,以及對於精油、香氛的組成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