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花蓮市原住民狩獵祭即日起於各部落舉辦,十二個部落在12月1日、2日、8日及9日各自安排時段,透過祭典將原住民傳統狩獵技巧、獵具製作及生態保育觀念傳遞給下一代。
居住於奇萊平原的南勢阿美族,除了捕魚祭、豐年祭之外,每到歲末年終還有一個重要的祭典,就是狩獵祭。花蓮市公所表示,阿美族的祖先利用農閒狩獵,以補足生活所需的蛋白質、肉類等營養,也由於「靠山吃山」的智慧,狩獵時也有一套嚴格的標準以及追蹤獵物的技巧,透過祭典等方式,代代相傳下來。
隨著時代演進,雖然打獵活動已經減少許多,但原住民每年依然舉辦狩獵祭的活動,將傳統獵具製作技巧、狩獵所需遵守的山林法則、生態保育觀念等向下扎根。
魏市長偕同原行課長曾雅婷前往中琉公園拉署旦部落、林芥公園嘎尼按部落、國福活動中心的撒固兒部落參與狩獵祭活動。其他出席者還包括花蓮市民代表平島‧部定,新當選代表蕭民隆,新當選議員李正文的助理林銘興、立委鄭天財服務處主任陳慶喜、立委徐榛蔚服務處副主任曾鄭駿洲,立委陳瑩服務處助理駱燕玲,花蓮縣政府原行處經濟科長潘主心。
魏市長表示,阿美族的狩獵傳統,有著許多對生態維護的規範與智慧之外,還有諸多禁忌約束,讓野生動物不致於滅絕。他指出,隨著時代演進,打獵活動減少許多,但原住民每年依然舉辦狩獵祭的活動,將傳統獵具製作技巧、狩獵所需遵守的山林法則、生態保育觀念等向下扎根,透過原住民文化傳承的舉辦,希望年輕人未來能肩負使命。
其他部落狩獵祭的時程及地點如下:
12月2日上午10點至下午5點:達蘇達蘇湳部落(中山公園)、新夏部落 (十六股大道橋下).
12月8日上午10點至下午5點:幾可普部落(球崙運動公園)、磯固部落(原住民文化歷史館旁扶輪公園)、巴爾巴爾蘭部落(巴爾巴爾蘭祭祀廣場)。
12月9日上午10點至下午5點:吉寶竿部落(中原國小籃球場)、根努夷部落(根努夷公園)、達固部灣撒固兒部落(國福橋下)、大本部落(華東部落祭祀廣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