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蓮市公所打造佐倉運動公園期程願景

  【本報訊】花蓮市公所為打造佐倉運動公園,除持續執行遷葬工作之外,也提案向花東基金爭取三千八百多萬元經費補助,目前先以整平地基與植草皮為近程願景,未來將以友善運動環境為主軸,期盼能為佐倉運動公園注入活水,加速開發。

  花蓮市長魏嘉賢日前偕同前花蓮縣長陳清水至佐倉公墓,了解目前地基整平與草皮種植的現況,市民代表魏嘉彥也到場反映將道路拓寬及截彎取直。魏嘉彥說,佐倉公墓現有道路是連接中山路到建國路的捷徑,許多民眾會利用這條道路避開其他道路塞車時段,但因這條道路曲線過彎或狹小,造成用路人會車不易且易發生車禍,因此希望市公所在開發運動公園之際,也能將拓寬道路與截彎取直一併考量在內。

  對於魏嘉彥代表的建議,魏市長表示,會一併做為規劃的考量。他說,兩年前上任之後,持續歷任市長辦理佐倉公墓遷葬事宜之外,也著手規劃運動公園的期程計畫,目前佐倉仍有1134座墓基,由於公墓年代久遠,時空背景複雜,且需考量後代子孫不同的需求,因此市公所不躁進的採取漸進方式,讓後代家屬主動遷葬他處,這兩年來獲得不錯的成果。

  魏市長感謝陳清水前縣長大力支持佐倉公墓的改善,目前除了爭取經費逐步鋪設草皮、善用各項工程所移植的樹木打造林蔭步道之外,也配合教育部體育署的「前瞻基礎建設——城鄉建設營造休閒運動環境計畫」,向體育署提報「花蓮市佐倉運動公園多功能運動草皮設置計畫」。

  另外,市公所也向花東基金提報「花蓮市佐倉運動公園總體營造計畫」爭取三千八百多萬元,已送提案審核中。魏市長說,這筆經費若爭取到,希望能將佐倉運動公園打造成為一座適合親子、銀髮族的運動場域,他深信佐倉運動公園將會是花蓮市最大的運動空間,因此希望中央能為佐倉運動公園注入活水,也感謝花蓮市民代表會的支持,大家一起協力將公墓形象翻轉,讓運動公園可以符合民眾的需求與期待。

  花蓮市除了鼓勵家屬遷葬外,也主動起掘沈陷於地面下、墓碑破損、墓碑字跡模糊不清的無主墓基,市公所依財力分年分期,去年已起掘56座無主墓基,預計再起掘78座,這些無主墓基的骨灰將安奉於臨時納骨塔內,以表達對先人的敬意。

  佐倉公墓自民國76年公告禁葬並於77年變更為公園用地,由於墓區面積高達13.3公頃,公所財政無力開發活化,這三十年來,當地雜草叢生,無形中也造成恐懼陰影。魏市長上任之後,即積極改善佐倉環境,包括動用20餘車次清除堆積如山的事業廢棄物,再指派專人除草、巡查及維護環境整潔,過去蔓草叢生的雜亂景象已不復存在,還給先人一個乾淨整潔的安息之地。

  佐倉運動公園的期程,分為近程、中程與遠程三階段,近程的內容是目前正在執行的工作,包括無主墓起掘、鼓勵遷葬、清除空墓、整平地基、種植草皮與定期除草。而在中程方面,則規劃了目前正在逐步進行的林蔭步道,植入多功能運動草皮、打造寵物公園、友善公園,以及完成遷葬墓基的目標,之後規劃共融式遊具場域和打造藝術廣場;在遠程的目標方面,則為規劃親子公園、觀光公園、多元組合遊戲場、慢跑跑道、漫步花海,並連結周邊的德興運動園區,成為花蓮市最具規模的運動公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