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有鑑於多數鍋爐煙囪高度不高,且多位居於都市人口密集區,其排放之廢氣影響民眾生活甚大,環保署為加速老舊鍋爐汰換,逐步改善空氣品質,除在107年5月4日修正發布「改造或汰換鍋爐補助辦法」,將補助期限延長至108年6月30日外;更同時預告「鍋爐空氣污染物排放標準」草案,未來非工業用鍋爐不分種類將適用同一空氣污染排放標準。透過補助與排放標準加嚴等雙管齊下,加速淘汰老舊燃油鍋爐,進而達到空污減量目標,並改善空氣品質。
臺灣部分使用中的老舊鍋爐因熱效率逐年下降,導致燃油供應量必須增加,始能維持足夠的蒸氣量,無形中已額外增加燃料成本,同時提高空氣污染物排放量。為讓目前使用燃油鍋爐之機關單位,能及早因應即將上路之新法規,花蓮環保局日前於花蓮縣環境永續教育中心召開法規說明會,邀請花蓮相關業者共計107家參加。以透過與面對面溝通方式,說明新法規條文及未來管制方向,輔導業者配合環保署最新法令規定。
有關修正後之「改造或汰換鍋爐補助辦法」新條文內容,除了擴大補助對象外,並延長補助期限至108年6月30日,提供業者更充裕之申請時間。既有之燃油鍋爐如改造或汰換為天然氣鍋爐,或改用太陽能、電能之加熱設備,環保署將補助49%改造或汰換之費用,每座鍋爐最多可補助新臺幣50萬元。另外,環保署預計加嚴中小型鍋爐之排放標準,並已規劃相關管制措施。業者可能須加裝空污防制設備或汰換、改造老舊燃油鍋爐後,才符合新的排放標準。
環保署現行之「檢查鑑定公私場所空氣污染物排放狀況之採樣設施規範」,已統一規範鍋爐煙囪都得設置空氣污染物採樣孔等設施,方便環保局檢測污染物濃度。如果還未符合規定的業者,必須及早改善設備或設置採樣設施,以免無法配合環保局檢測與查核工作。
環保局長饒忠表示,花蓮向來以獨特的地理景觀、優質的空氣品質及宜居的生活環境著稱,加上花蓮近來致力於觀光發展,年年吸引大量觀光人潮湧入;然為替花蓮人及旅客維護這片好山好水,相關管制勢在必行。也正因為鍋爐煙囪多位於市區,影響人數眾多,花蓮環保局除持續配合環保署政策,落實空污查核工作外,並即時辦理說明會向業者傳達最新空污管制政策。期盼業者都能熟悉法規內容,更希望透過現場互動交流,當場解決業者問題,以免業者因不知規定而違法受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