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油桐花之所以是客家文化代表的一部分,主要跟當初客家族群遷徙到台灣的時間比較晚,當時平地已經由漢族人定居,而高山則是原住民居住,最後只能居住在平地跟深山之間的山丘地,因此許多客家村落幾乎都是在交通不便的山區,不過海拔又不會太高,而定居的村落附近,幾乎都長滿油桐樹,因此也造就油桐花跟客家文化息息相關,而當油桐花開時,也正是催促當地的居民必須上山耕作的特殊節氣,因此也代表的客家族群辛勤生活的本色。
油桐花成為象徵客家人的花有兩項原因。從油桐樹的生長地理環境來看,油桐樹大多分布在北台灣的客家山林,剛好與客家人生活地理區相同。另外,油桐樹性喜生長在丘陵、山坡地及貧瘠的黃紅土,而且生長環境越差,花開的越漂亮,這項特性與客家人隨遇而安的精神相符。
大戟科油桐屬,落葉性喬木,耐旱耐瘠,為良好園景樹及行道樹種。苗栗以北山區,於日據時期引進時廣泛栽植,形成許多油桐樹群集的聚落,在新竹、苗栗一帶的客家庄尤其茂盛,早年許多客家人以油桐樹為經濟作物,所以油桐樹與客家人的淵源深厚。
2018客家桐花祭由客家委員會補助、花蓮縣政府主辦、本縣花蓮市公所、吉安鄉公所、鳳林鎮公所、瑞穗鄉公所及玉里鎮公所承辦,系列活動於107年4月22日至同年5月19日止在上述鄉鎮市陸續辦理。5月4日至5月11日,由瑞穗鄉公所辦理,。
客舞桐花---蝶飛鼓舞,以社區鼓藝、生態、客家合唱結合原民舞蹈等串成社區特色活動。活動全程緊扣主題桐花與相關行程成為後山中路桐花祭。
相關展演團隊由社區鼓藝(含國中、國小)演出,搭配社區蕙質女童軍與客家合唱團、原住民共同演出。
表演活動結束後,可以徒步、單車、路跑等方式賞桐去,經由水源路~興泉圳~神社~百年國小~百年樟樹~後山忠烈祠~鐵道公園賞蝶。
油桐花音樂會:油桐花活動音樂會,在活動當日傍晚在油桐樹下辦理音樂會,邀請鄰近周邊的學校及相關團體前來演出,一方面可以營造不同的氣氛,另外一方面可以串出不同的表演模式,為社區營造出另種氛圍。
客家事務處處長賴錦昌表示:感謝傅崐萁縣長於99年6月30日成立客家事務處,讓花蓮客家文化及客家民俗藝術得以傳承發揚光大,誠摯邀請全國鄉親蒞臨桐花祭活動現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