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蓮觀光粉絲團推荐旅遊好所在

 【本報訊】花蓮縣政府在「花蓮觀光粉絲團」臉書推荐許多花蓮好旅遊地方,除了介紹「二○一七紅面鴨FUN暑假」及其他活動 ,還介紹太魯閣國家公園部分好玩地方。

 「花蓮觀光粉絲團」是花蓮縣政府觀光處所設,為大家提供各項花蓮觀光資訊,包含旅遊景點、四季節慶活動、美食餐飲、住宿資訊等訊息。期待各地旅客能認識花蓮的美,感受在花蓮旅遊的樂趣,臉書開宗明義即說:「想要體驗慢活生活嗎?來花蓮旅遊吧?絕對不會讓你失望喔!」

了解更多太魯閣族文化 布洛灣台地像來到先祖的家

 一是搭「台灣好行」太魯閣線到布洛灣,我們好像來到先祖的家裡了?這裡有太魯閣族人織布、藤編技藝的作品,還有多媒體節目放映,可以讓我們更了解前人的生活方式以及太魯閣族的文化。

 布洛灣台地是立霧溪下游的大型雙層河階,太魯閣語的意思是「回音」,這台地曾經是太魯閣族人聚居的部落,現今太魯閣國家公園管理處在此成立管理站。館內還提供遊客解說諮詢服務及遊憩訊息、放映多媒體節目,展示館二樓是販賣部。想要了解更多太魯閣族的文化嗎?來搭台灣好行太魯閣線至布洛灣下站體驗吧。

常見許多遊客帶著寶貝狗兒來戲水

 二是「甜心帶你遊太魯閣│砂卡礑」,這是一條非常熱門的步道,而且,七月一日起砂卡礑步道全線開放,但是附近的停車場位置不多,不想找車位找到抓狂的朋友,可以搭乘台灣好行太魯閣線,「甜心」提醒:走完全程約四至六小時,可以依自己的腳力和體力去選擇適宜的路段折返,例如:可步行至餐飲攤販稍作休息後原路折返,來回約一個半小時 ,玩砂卡礑一日遊的遊客,走完砂卡礑步道後可以從砂卡礑隧道回程至太魯閣遊客中心,搭乘「台灣好行」回程。

 砂卡礑步道兼具景觀生態人文之美 全線開放至三間屋

 太管處則說,自七月一日起步道解除五間屋後段管制,全線開放至「三間屋」(四點一公里處)。 特別提醒探訪砂卡礑步道的遊客,颱風災後地形變化大、河道邊坡仍不穩定,請配合勿擅自離開步道進入溪床、非開放或警示區域,以及從事游泳、營火、溯溪等水域活動,以免發生危險或意外。

 砂卡礑步道從入口處到三間屋,倚傍著砂卡礑溪而行。砂卡礑溪十六公里的流路中,形成峻秀的峽谷,清澈的溪水、美麗的岩石褶皺及蓊鬱的森林;步道沿途過去曾有多個原住民聚落,讓砂卡礑步道兼具景觀生態與人文之美。

 砂卡礑溪溪床上鋪滿大大小小的壘石,以大理石與片麻岩最多,湛藍湍急的溪水滑過溪床,與溪石合奏出清亮的自然樂音,而溪水也將岩石琢磨得圓滑柔美。褶皺在兩岸山壁和溪中岩石上形成一幅幅抽象壁畫,任人欣賞想像。

 三是搭「台灣好行」太魯閣線到天祥,台灣好行的終點站天祥,除了有一整排好吃好喝的餐飲店之外,吃飽後還可以去其他厲害的景點,例如:普渡橋、祥德寺、白衣觀音、天峰塔等,從天祥停車場走過稚暉橋,就可以看到普渡橋。
「普渡橋」:從中橫通往祥德寺的唯一步行橋樑,橫跨過立霧溪。走在普渡橋上可以欣賞大沙溪與塔次基里溪在此匯流成立霧溪,一路向下奔流。

 「祥德寺」進入天祥,就能看見祥德寺座落立霧溪對岸高地上,古色古香的寺宇樓塔,周圍群山環抱,由於車輛無法到達,使祥德寺能在遊人如織的天祥,依然清幽秀麗。

 沿祥德寺步道行走,有二十六台尺高的白衣觀音像、七層高的天峰塔,從塔頂往下俯瞰,可全覽整個天祥河階地形看完是不是很好奇白衣觀音和天峰塔長怎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