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農委會農糧署東區分署前往吉安鄉農會,舉辦「吉安鄉農產品銷售通路媒合座談」,會中特邀全聯福利中心、臺灣好農、中廣好物等行銷團隊,向五十位產銷班代表與有農場的農友們,說明「農產品實體、農產品網路」的行銷通路特色、如何選購農產及物流運作、消費者購買力分析。東區分署長陳啟榮表示,看到農會與農民需求,促成不同特色通路行銷團隊來到吉安鄉,希望幫忙大家找到更多通路方式,並提升運銷效能,進而增加農民收益。
現場不僅展現吉安四寶│吉安米、韭菜、芋頭、龍鬚菜,更有許多產銷班與小農也拿著蜂蜜、瓜果或加工品等,向全聯、臺灣好農、中廣好物等行銷團隊進行介紹;農會團隊也泡刺五加茶,並烹煮吉安米飯配韭菜醬、炸芋頭丸、龍鬚菜水餃等,邀與會者一起品嘗吉安在地美食。
下午則實際走訪田間,參觀具溯源認證的農戶產銷班,與農會加工場。 陳啟榮說,吉安鄉農會每年蔬果共同運銷量約達四四三○公噸,今年一月到五月底止已達一九一九公噸,主要供應北部消費批發市場,農作產品在市場信譽、口碑均佳。農會為進一步提升運銷效能,自一○三年起即導入產銷供應鏈系統使用迄今。
吉安四寶-吉安米、韭菜、芋頭、龍鬚菜
吉農逐年向政府提出車輛設備改善、農產品行銷計畫,大幅強化農會集、運、銷能力。陳啟榮同時提到,目前也規劃爭取花東基金計畫,籌設成立保健特用作物加工廠,可以預期農會產品經營將朝更多元化面向及廣角延伸。
感謝陳啟榮分署長幫忙,並看到大家對通路的需要。吉安鄉農會總幹事張德奇說,農會幫各產銷班共同運銷,到現在都是傳統通路,東區分署幫忙邀請安排全聯、台灣好農、中廣好物等前來,將可提供農會、產銷班與有農場規模的農友們有更多好的選擇。
吉安鄉農會希望與全聯進一步合作,擴充實體通路的點,增加農民收益。張德奇說,全聯有千餘家購物中心,透過合作,讓吉安農產早上採收,下午就能馬上到通路上架。
目前已與進行洽談,將成立與全聯同步的簡易配裝中心。他強調,讓吉安鄉農產不用再透過經銷商,才能上架到全聯;透過與實體通路商的直接合作,讓消費者在選購時,就知道是吉安農產,另經由農會產銷認證與安全把關下,消費者可安心購買,更能吃到送達歷程最短的新鮮口感。
張德奇也說,台灣好農、中廣好物,屬電子商務,看不到農作實體,行銷方式以寫故事、品牌創立、與生產過程等為產品行銷,這對小農與青農所生產優質農產與加工品,也都有很大的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