慶端午跟營養師一起聰明減油粽出健康

【  本報訊】端午佳節將至,臺北榮總新竹分院營養科林瑞媛營養師教您「聰明減油  粽出健康」,歡慶健康不負擔的端午節慶!
 
圖3林瑞媛營養師.jpg
一、為何要減油過端午?
    傳統粽子油脂含量高,熱量驚人。國民健康署指出,男性每日脂肪攝取建議上限為70公克,女性為55公克,過量攝取油脂會增加代謝症候群與心血管疾病風險,而一顆肉粽的油脂即佔每日建議量的31–39%;若是香腸粽更高達36–46%(各式粽子脂肪及飽和脂肪含量見表一)。同時,世界衛生組織建議,除了總熱量中來自脂肪的比例應加以限制,其中飽和脂肪含量更應低於總熱量的10%(飽和脂肪每日建議攝取量上限是男性23公克、女性18公克),攝取過多飽和脂肪易導致膽固醇堆積於血管內,造成血管硬化、血壓上升,進一步增加中風與心臟病等風險。根據衛福部2023年死因統計資料,心臟疾病為國人第二大死因,僅次於惡性腫瘤,顯示國人應重視脂肪攝取與心血管健康之間的關聯,尤其在節慶飲食中更應留意節慶美食的選擇與份量。
 
 
圖2低油脂食材替代表.jpg
二、減油過端午,守護健康不只為了體重!
    今年讓我們跟著營養師一起來響應「減油過端午」,不只是為了控制體重,更是為了守護長期健康。現代人生活忙碌、運動不足,若在節慶期間再加上高油高熱量的飲食,無疑加重健康負擔。因此,粽子選擇上應盡量避免高脂、加工食材,掌握每顆粽子的熱量與脂肪含量。此外,也建議搭配蔬菜,增加飽足感,避免過量攝食,還能幫助幫助消化,緩解脹氣。
圖1各式粽子脂肪及飽和脂肪含量比較.jpg
 
三、掌握減脂不減香,輕鬆粽出好健康!
    減油健康粽不代表要捨去傳統美味,只要掌握「減脂不減香」的原則,就能兼顧美味與營養。例如使用香菇、蔥薑等天然辛香料處理餡料,能提升香氣;選用瘦肉或植物性蛋白質,如豆干、毛豆,也能提供豐富營養又不增加脂肪負擔;適量添加香菇、竹筍等食材,可提升風味與口感;也可混合全穀類,如糙米、紫米等入粽,提升膳食纖維攝取,改善血脂過高的問題。烹調上則建議以蒸煮取代油炒,減少食材吸油,更多食材減油替換建議可參考表二。讓我們從一顆粽子的改變做起,迎接一個更健康、無負擔的端午節。臺北榮總新竹分院營養科林瑞媛營養師關心您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