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竹市港南運河公園變身水陸兩棲樂園

  【本報訊】閒置多年的港南運河公園今夏成功改造開放,親子交通公園、push bike滑步車體驗區、共融式遊具、自行車驛站等設施深受大小朋友喜愛,為竹市水岸再添一親子樂園,市府現在更成功爭取到經濟部水利署補助,將投入9,000萬經費辦理「新竹市港南運河水質水量優化」,著手推動全區水質淨化、河道疏通,要讓港南運河公園更進一步變身為「水陸兩棲」的親水聖地,未來民眾想划獨木舟不用再到新北宜蘭,明年底完工後,新竹市也有乾淨安全的水域舉辦常態性獨木舟水上活動。

港南運河公園變身「水陸兩棲」親水樂園!竹市府成功爭取9千萬經費推動運河水質水量優化

  市長林智堅表示,港南運河寬20公尺、長1500公尺,是新竹市八大景之一,且周邊海埔新生地歷經多年生態演變,造就了多樣且珍貴的生態環境。過去因景觀缺乏整理,新竹市民對港南運河公園相當陌生,常常「路過」卻錯過運河美景,他上任後進行改造,除了親子遊樂設施,更考量遊客需求設置自行車驛站,港南運河公園才開放數月,已成為民眾遊玩17公里海岸線必到的休憩據點。

  「要讓港南運河公園進化成水陸兩棲的親水聖地!」林智堅市長表示,港南運河區水勢平穩,不受風浪影響,是非常適合作為獨木舟練習的場域,為了妥善利用運河讓民眾從事水上活動,市府成功爭取到全國水環境改善計畫,成功獲水利署核定補助經費,共將投入9,000萬元經費,辦理新竹市港南運河水質水量優化,改善港南運河的水質,以維護民眾親水與用水安全。

港南運河公園變身「水陸兩棲」親水樂園!竹市府成功爭取9千萬經費推動運河水質水量優化

  城市行銷處表示,「港南運河水質水量優化」計畫,主要是考量到未來將引入獨木舟等常態性親水活動,需要有穩定水質、定量基本水位,港南運河流速較慢、水源較少且無法控制,因此計畫針對港南運河的水質深入研究並研擬淨化方式,並希望加速水體調動效率、避免淤塞,並達到「水質無虞、水量平穩」的狀態。

港南運河公園變身「水陸兩棲」親水樂園!竹市府成功爭取9千萬經費推動運河水質水量優化

  在工程施作部分,將透過渠道水引流暨水質監控、全區河道疏通及水質淨化等工程,改善運河水質,與現有改造成果結合,2020年底完工後,不只增加生態豐富性,也讓港南運河成為親子共遊好去處。

  城市行銷處處長顏章聖表示,市府也在上週17日在港南運河公園試辦獨木舟體驗活動「試水溫」,活動開放報名後一小時內就額滿,當天更吸引百名水上活動愛好者同樂,可見港南運河極具發展水域活動的觀光潛力,未來預計也將不定期舉辦獨木舟體驗,他也提醒民眾,在港南運河公園從事水域遊憩活動應遵守「水域遊憩活動管理辦法」相關活動規範,並務必注意自身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