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打造新竹縣成為國內動漫基地,新竹縣動起來!除了竹東火車站的動漫園區、在內灣國小成立漫畫教育博物館,更在新竹縣教育研究發展暨網路中心,爭取教育部800萬補助,打造 「新竹縣動漫教育中心」,其中,取地址竹東鎮中山路68號、主要聯外的東西向台68道路,所規劃的「68號星球」,即將於明年4月間完成,結合3D、AR及VR等元素,將成為國內學校交流觀摩、觀光客遊覽的重要據點,倍受各界矚目。
教育處長劉明超28日在主管會報中,就「動漫竹縣。創意無限」為題簡報。他說,「68號星球」規劃在教網中心第三研習室1樓大廳,將運用體感偵測技術,藉由動作捕捉,提供學生體感操作學習體驗,導入3D動畫製作流程,並將協助師生創作,結合AR擴增實境技術(Augmented Reality-based),將教室壁面圖像作為Markerless AR技術的辨識圖標,進行互動教學。利用電腦技術,模擬出一個立體、高擬真的 3D 空間,當使用者穿戴特殊顯示裝置 (VR眼鏡) 進入後,操作者可以藉由控制器或鍵盤在這個虛擬的環境下互動學習。
「新竹縣動漫教育中心」還規劃了達文西教室(動畫創作教育) 提供師資培訓、教育訓練使用。教室具備高繪圖運算能力晶片硬體設備,藉由2D、3D動畫創作軟體,將漫畫創作結合聲音立體化、數位化。另設有R3創意工房,將進行AR/VR/MR 內容設計製作,包括3D掃描、3D建模、3D列印、雷射切割、動畫設計後製教育訓練課程研發 ,都可在這裡進行。
劉處長表示,在內灣國小成立漫畫教育博物館第一期工程已竣工開放,內容有時空走廊區、漫畫創作區、穿越時空區及人人是漫畫家等四區。今年4月開放以來,吸引上萬人次前來參觀。
漫畫教育博物館獲教育部國教署補助4百多萬進行第二期工程 ,內容有室內展場暨互動區、客家小屋及老街入口意象,目前進度23%,預計明年初完工。
縣長邱鏡淳表示,縣內多所學校繪編的本土語言動學習教材,包括客家語的「講起牛欄河」、賽夏語「雷女的故事 」等等,內容皆有國際水準,縣府利用甲尚公司、中國科大等產學資源,將2D、3D動畫融入教學。預計年底舉辦「日本ASIAGRAPH 2018兒童及青少年動畫競賽台灣選拔賽」,讓新竹縣成為國內的動漫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