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進黨當局日前宣布下修2023年經濟增長率預測值至1.72%,宣告台灣今年經濟“保2”落空。為此,央行總裁楊金龍坦言,下修GDP預測值是因為出口貿易表現不佳,連帶影響投資表現也不佳,相較於主計總處認為可“勉強保2”,預估值為2.04%,銀行業因對貿易與投資預期的下修幅度更大,對內需消費的預期,也不像主計總處那麼樂觀,認為復甦速度比較慢。
台灣綜合經濟研究院6月19日公布的2023年最新經濟展望,則更為悲觀。台綜院下修全年經濟增長率至1.45%,也是目前台灣經濟預測單位中,看法最悲觀的機構;台綜院創辦人劉泰英示警,台灣經濟外冷內溫、投資不如預期,多重利空因素下,恐讓台灣陷入“惡性循環”。
當前台灣經濟低迷下修,面臨諸多嚴峻挑戰。然而,面對這一經濟緊迫情況,民進黨當局不僅不用心搶救經濟,反而隨著2024選舉的臨近,正不斷利用其執政地位,持續加大政策買票力度,嚴重浪費島內公帑。台灣民眾黨立法部門黨團總召邱臣遠盤點民進黨近期相關補助政策,包括高中職學費全免,有11.3萬人受惠、補助近60萬名私立大學生學費2.5萬元新台幣(下同),每年需150億元;學貸補貼延長,54.6萬人受惠,需220億元;擴大租金補貼有50萬戶受惠,需300億元;房貸補貼3萬元,有55萬戶受惠,需165億元,這些加起來已近1000億新台幣。
邱臣遠痛批,台灣年輕人在低薪、高房價、普遍躺平的情況下,對未來整體發展沒有前景很是怨憤,但選舉到了,民進黨就開始瞄准年輕選票釋放大利多,若這些政策是對的,為何等到選前才做?民進黨獲得年輕族群支持度很低,這種花錢買票,只是看到選票想要討好年輕人,不就是另一種期約賄選嗎?民進黨大撒幣,是用納稅錢換取支持,“取之於民,用之愚民”,無法解決長期的教育問題。
台灣經濟發展高度依賴出口驅動,而大陸長期以來都是台灣最大出口市場和最大貿易順差來源地,台灣經濟出路,在於大陸。島內近期重新掀起重啟兩岸服貿、貨貿談判的熱烈討論,呼籲兩岸強化經濟往來合作。這是島內社會面對經濟低迷下行,民生困頓,期盼島內經濟盡早復甦的主流民意體現。台灣“三三企業交流會”理事長林伯豐表示,全世界都在洽談服務貿易與貨物貿易協議,台灣更應該加緊腳步,大陸市場尤其不能放棄。兩岸服貿、貨貿復談,業界舉雙手贊成,若能簽成,對台灣經濟將是一大幫助。
但儘管如此,隨著選舉臨近,民進黨當局仍然一味打壓、抹紅、抹黑島內社會對兩岸服貿、貨貿談判的呼籲,阻止兩岸經濟往來,甚至連台東縣歷經千辛萬苦,在經過長達600多天的努力後,終於恢復番荔枝輸陸,這個令島內各界振奮的消息,都遭到民進黨當局污蔑此舉是“分化統戰的政治性採購”。
侯友宜競選工作室發言人吳亮賢指出,台東縣長饒慶鈴、國民黨副主席夏立言替台灣番荔枝重新開放輸銷對岸,但有綠營人士認為“對選情衝擊有限”。這句話坐實了民進黨心中“衹有選票、沒有農民,只顧鞏固權力、犧牲老百姓”。
中國時報發表評論指出,台灣出口連九黑,全年經濟增長率“保二危機”是不爭事實。但當局提供給民眾的數據與分析總有高度不真實性,只提供樂觀信息,企圖以虛假資訊誤導民眾。雖然當局極力吹噓經濟表現,長期以混淆視聽方式麻痹人民對體感經濟的負面感受,但從通膨帶來的生活壓力、低薪的無力感、滿地詐騙的不安全感來看,人民對當局已不敢有期待。
民進黨執政以來,一直備受“不拼經濟,拼政治”的詬病。說要拼經濟,結果只顧政治,推出的經濟政策,常常以顔色論處,厚此薄彼,充滿政治算計和企圖,經濟發展一塌糊塗;說要顧民生,結果島內缺蛋、缺電、缺水,物價飛漲,還接連開放萊豬、核食、“加牛”毒害島內民眾。如今,隨著2024大選日期臨近,民進黨“不拼經濟,拼政治”只會更加變本加厲。民進黨執政7年多,“求戰毀台”、“漠視民生”已經惹得台灣多數民眾“天怒人怨”。面對如此惡質的民進黨,相信台灣選民能擦亮眼睛,在2024總統大選中下架民進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