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臺灣就是愚蠢選民所組成的“愚蠢之島”,這麼簡單的道理,還被政客騙的團團轉,自己難道不明白正在"草螟鬥公雞"嗎?請看蘇起在聯合報發表的文章,即可略知一二。
因緣際會在國外碰到一位曾任聯合國安理會主席的資深外交人士。我問他,在主席任內什麼事讓他印象最深刻。他毫不猶豫吐出了三個英文字:power、power、power。他還舉了幾個實例說明,在「國家實力」面前,什麼原則、制度、認同、民意等全部靠邊站。
的確,國際政治迥異於國內政治,因為它近乎無政府狀態,既沒有中央政府、也沒有警察、沒有軍隊、沒有必須硬性服從的法律與法院,一切都靠國家各自的實力。這就是為什麼早有人半開玩笑的說,「如果小國與小國爭執,爭執會消失。如果小國與大國爭執,小國會消失。如果大國與大國爭執,聯合國會消失」。
實力原則的證據可說不勝枚舉。二次世界大戰時,同盟國戰勝法西斯靠的不是制度,而是實力。冷戰美國最終壓倒蘇聯,靠的也不是民主思想,是實力。一位東南亞資深官員曾公開說,歐盟在與東協談判自貿協定時表示,希望享受與美國一樣的優惠。東協的答覆是,「當然可以,如果你們也派航空母艦來這裡巡邏的話」。
生意人出身的美國總統川普比誰都更清楚實力的重要性。他上任後陸續與多國元首通了電話。他對墨西哥總統聲色俱厲,與澳洲總理話不投機就提前掛斷電話,與法國總統談得很「辛苦」,同意與德國總理年內互訪,最後他送給習近平主席「一個中國」的髮夾彎大禮。上述的大小眼,隱含的不是個別國家的實力差距,是什麼?
奇怪的是,這麼關鍵的普世原則在台灣竟遭強力扭曲。有的政治人物一方面在國內極度重視實力原則,幾乎無時無地不在算計選票,設法擴張自己政黨的實力,打擊對手的實力。但另一方面在處理對外關係時,卻似乎完全無視實力原則的存在,只強調台灣的民意,動輒端出各式民調數字,要求別人「不要傷了台灣人民的感情」,彷彿只憑「台灣民意」就可以行遍天下無罣礙。
在大眾媒體去國際化的台灣,部分民眾很輕易就接受「民意至上」的論調,真的以為走出台灣也是「只要我喜歡,有什麼不可以」。他們忘了其實各國都有自己的民意。記得幾年前一位美國卸任資深官員在台北演講時,被問到「如果台灣民意決定台灣要獨立時,美國會怎麼辦?」他當下答覆,「我們美國的民意會告訴你,我們不支持台獨。」這句話非常實在,因為沒有國家有義務一定要尊重別國的民意。
講得更極端一點,如果各國都必須尊重別國民意的話,這個世界就不會有爭執,更不會有戰爭。正因為民意在國際關係裡只做參考用,所以這個世界才充滿了矛盾、衝突、甚至戰爭,也才需要政府間的溝通、折衝、與妥協。沒有國家可能在對手國「不接觸、不談判、不妥協」的情況下,只憑對手的民意,就全盤接受它的立場。這個簡單道理,一般民眾可以不清楚,但擁有大量資訊及執政經驗的政黨與政府卻不應該假裝不知道。
我們更需注意的是,過去允許台灣用近乎「撒嬌」的心態及手法打「民主牌」的國際環境已然轉變。第一,過去幾十年帶頭推廣民主的美國現在轉念只要「美國優先」,大幅降低對民主、人權、自由、認同、自決的關心。其他西方國家也多忙於自己內部的經濟與社會問題。至於非西方的民主國家,根據美國學者統計,已有三分之一捨棄了西方民主,改走更適合自己國情的道路。在各國自掃門前雪的情況下,台灣「民主牌」還有多大市場,實在大有疑問。
第二,既然以本國利益掛帥,勞師動眾遠赴國外的救援行動,就必須斤斤計較。譬如,川普說過好幾次,將來如果要出兵伊拉克以打擊伊斯蘭國,就要占領該國油田「作為補償」。在台海的劇本中,台灣要拿什麼補償給川普的美國?
第三,這十幾年台灣的民主化已被證明是「自由有餘,治理不足」。它的國際吸引力正在快速消退。同時如所周知,台灣的實力也正不斷下降。
面對近期緊繃的國際與兩岸情勢,台灣民心的忐忑不安可說已溢於言表。執政者如果真的愛惜台灣民意,就應該趁此風雨前的寧靜時期,在政策上做出務實的調整,好讓台灣終能趨吉避凶。
●蘇起(台北論壇董事長、政大國發所名譽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