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談中國國民黨退守臺灣成敗史

前言
  現代中國的孕育,始於國民黨,爾後共產黨借國民黨蔣氏父子在臺灣勵精圖治的經驗,成功造就了現在的中國,路遠且艱。換言之,國民黨所有戲劇般的宿命,都是為了迎接現代中國的新生。故有必要省思國民黨退守臺灣67年的成敗。

  2015年秋意蕭瑟中,中國國民黨退守臺灣已有六十七年。這一年秋冬,在決定命運的總統大選戰役中,國民黨望風而潰,全黨上下彌漫著一股集體從沉船逃亡的氣息。

  2016年3月,新當選的黨主席洪秀柱,宣稱將“在廢墟中重建家園”,幻想東山再起。5月20日,民進黨蔡英文取國民黨而代之,正式入主臺灣大位。此情此景,仿佛又回到了1948年深秋。彼時,戰場上接連失利的國民黨,四顧惶惶,朝野上下一片哀鴻遍野聲。

  重建家園?這話蔣介石也說過,精誠團結,反攻大陸。六十多年過去了,大陸沒反攻成,國民黨連最後一塊立足之地也丟掉了。六十七年,大小雙甲子,江山依舊在,卻又把它搞破碎了?

  2008年國民黨拿下人神共憤的陳水扁貪腐政權後,“小馬哥”馬英九雄姿英發,帥朗形象給政壇吹來一股清新之風,全黨上下朝氣勃勃,一派欣欣向榮的氣象。誰能想到,一股作氣走的竟是下—坡—路!這麼好的江山,怎麼讓“小馬哥”給糟蹋了?

  是國民黨沒有人才嗎?當然不是!比起共產黨、民進黨,國民黨的人才只多不少,國民黨也不缺遠見卓識的人物。然而時過境遷,馬英九治下的政府,恰恰以“清廉自守”著稱,跟貪腐沾不上邊,連習慣死纏爛打的對手民進黨,都揪不到他一根小辮子。事實上,比起對岸三千年未有的“反腐”運動,馬政府也確實是十分廉潔的。那一定是輸在“失去民心”上了?可是,懲處阿扁貪腐政權的馬政府,本來是民心在握的,民心又不是錢包,怎麼說丟就丟?

  聰敏率直如洪秀柱者,該是人中鳳凰。鳳凰可以涅槃,但面對不爭氣的一家老小,她至多就是一顆“速效救心丸”,緩口氣可以,想救活國民黨,那是癡人說夢。因為中國國民黨老大哥的病,不在肌理,不在血脈,在骨頭裡。這個病,叫“擁兵自重不團結”。這個病,叫“舊中國分裂式後遺症”。

  接連輸掉“三合一選舉”、總統大選兩大戰役的國民黨,還有機會翻盤嗎?六十多年前沒做到的事,現在也不能。國民黨風雨飄搖,李登輝的挖空、拆遷作業,固然難辭其咎,但曾經擔任蔣經國秘書的宋楚瑜,另創親民黨,分裂國民黨,雖有滿肚子委屈,也無非是個人的那點政治利益放不下。

  長期擔任立法院長的王金平,已被一再證明無領袖潛質,卻從來隱性不合作,自矜自持,歷來態度曖昧,和當年國民黨在大陸的白崇禧沒多大區別?

  躊躇滿志的馬英九,一再削弱連戰、排擠宋楚瑜、打壓王金平,重用沒有實際治理經驗的大學校長、學者理政,貪圖容易駕馭之便,沒有考慮過“泛藍”大局。

  朱立倫等黨內精英,初時畏首不參選,不過是盤算自己那點前程,怕替國民黨背黑鍋。剩下一個真正的領袖人才吳伯雄,又被晾在一邊暗自歎息。

  從全黨唯唯諾諾不敢對決蔡英文、集體通過洪秀柱參選2016年總統,到大選前夜臨陣換將,臨時修改黨章,以朱立倫取而代之,環顧當世,可有第二個這樣的笑話?

  一個黨懦弱苟且到如此田地,反反覆覆到這般情形,若它不死,上帝真沒法活了。失去心氣的人,天意就不可違。氣數已盡的國民黨,天已不與洪秀柱;儘管她有辣椒一般熱烈的鬥志,藤條一般堅韌的意志;儘管她展現出來的節氣、志氣、骨氣、勇氣,為國民黨數十年來所未見,足以令所有國民黨男人低頭羞愧。但那也至多讚揚她一聲“時窮節乃現”!僅此而已。國際上,台島內,時間,人心,沒有任何一個條件能幫助到她。縱有一批深藍的老同志在默默地為她祈禱,也只是孤臣盡忠罷了。

   蔣介石、連戰、宋楚瑜、馬英九失去的,不是一個花木蘭能找回來的。大門已經關閉,句號已經劃上,國民黨哀傷的身影,將伴隨著他那高冷的餘音嫋嫋而去。六十七年前,失敗者尚有海島聊寄餘生;這一回,在劫難逃。國民黨這座老店,無論昨夜宿醉何處,今宵都是醒不來了。

   這種情形,恰如春秋時代的晉國。六卿之間角逐不息,你打來我打去,終於把自己打的遍地鱗傷,內傷深重,直至一個接一個亡於敵人之手。不然,以國民黨手中的優勢資源,怎會失去最後一塊家園?以此對照,國民黨的內部,又豈止六卿?

   子曰:不知生,焉知死?要知為什麼死,得問為什麼生。前世因緣,感染了亂世“割據病毒”的國民黨,本就不是以潔白之身來到這個世上的,它又沒有能力自我康復,將自身病毒滌除乾淨,上天也沒給他一個能超越個人格局的時代人物,所以一逢命運大對決,國民黨總會習慣性驚惶失措,一敗塗地。國民黨,一個努力爭取走上正道、卻又一直被自我舊習戕害的孩子。

山河家國一場夢

 本來,2016年6月3日,臺灣平常一樣。總統大選已成往事,蔡英文也已宣誓就職,對重創之後的中國國民黨來說,除了找個無人的角落默默地舔舐傷口外,似乎也沒什麼值得記錄的。然而,卻有一件白襯衫,映出了國民黨鬼魅般宿命的身影。6月3日,國民黨內約定“立法院黨團大會”抗議行動,按事前統一要求所有人都身穿國民黨“藍色戰袍”出席。唯獨王金平,穿著白襯衫,十分扎眼。王金平大叔甚至表示,“不要說衣服(藍衫)沒有送給我,就是送我也不穿”。

  穿衣服嘛,小事一樁,可是,當此泛藍陣營一片蕭條,國民黨處於三合一選舉、總統大選嚴重挫敗後的低谷期,在這樣一個集體行動大會上,作為一個在黨內關係盤根錯節的大佬,王金平拒穿象徵黨魂的“藍色戰袍”,背後折射出的國民黨內在困擾,還是讓人不免一聲歎息。須知老大叔並非不懂事的小毛孩,王金平也不是一個普通的國民黨員。

  再說,當年宋楚瑜從藍營出走,搞出一個橙黨,雖然高不成,低不就,難成氣候,但每逢大選,必定抖擻精神上陣拉國民黨的後腿,一個好端端的泛藍陣營,從此搞得亂七八糟,傷疤至今未愈。如今王金平又身在藍營反穿白,眼看著同志們都上陣呐喊,卻一個人坐在角落冷眼旁觀,老人家你到底在玩什麼毛線呢?

  一百年過去了,國民黨還是號令不行,隊伍不好帶,大哥不好做,二哥愛折騰。

  推算起來,國民黨百年苦旅,從黃興、李宗仁、宋楚瑜,到王金平,像這樣任性的二哥差不多有四任了。當然很可能也是最後一任。一件白襯衫,穿出了國民黨一世紀的哀愁。可是這麼大一個黨,這麼多年了,怎麼還是這麼不靠譜地散亂著呢?

國民黨一頁辛酸史

  蔣經國逝世後,李登輝先是大搞拆遷,把國民黨整得奄奄一息,後又暗中扶植民進黨崛起。

  1993年,郁慕明、趙少康、陳癸淼、李勝峰、周荃等豎起反李登輝大旗,宣佈脫離國民黨,成立新黨。

  2000年,被李登輝逼到死角的宋楚瑜,與國民黨分道揚鑣,另創親民黨。隨後,藍營的連戰、宋楚瑜內鬥白熱化。9月,陰謀家李登輝被清除出黨。宋氏親民黨一度回心轉意,搭檔連戰大選,可是敗於“兩顆子彈”後,又遭馬英九排擠。此後每逢大選,就算明知必敗,老宋也要上陣拉國民黨下水。反正大家都別想活!

  2013年再出大事,黨主席馬英九宣佈撤銷“立法院長”王金平黨籍,政爭白熱化。榮譽主席連戰隨後力挺王金平,公開責備馬總統“公報私仇”。馬英九對連戰多次恩將仇報,兩人素來不和。

  2015年,王金平勝訴,又恢復黨籍。10月,國民黨忽然撤銷洪秀柱“大選”資格,代之以黨主席朱立倫。

  2016年3月,洪秀柱從頭再來,當選第15任國民黨主席。6月,一片“藍色戰袍”的人群中,王金平獨自身穿白襯衫,坐在角落冷眼旁觀。

  嗚呼!起至同盟會的紅手印,終至王金平的白襯衫,歷史上從來沒有一個黨對分裂的熱愛,能像國民黨這樣從一而終。

  這些紛繁纏繞的黑色紀錄片,看似摻雜了許多的是非難分的個人恩怨,實際上都是一個黨缺乏現代組織力量的必然結果。

  沒有現代組織力,號令效力就聽天由命,國民黨對成員的約束力就非常有限。

  個人關係可以成為黨內力量主線,實力派可以調動不得,人脈可以反過來制約國民黨中央,一言不合,抬腿就走。堂堂百年大黨,只一個鬆散的弱聯合。

總結

  今天,洪秀柱的國民黨能重整山河嗎?可以說,國民黨的最後一次機會,出現在2008年。彼時,歷經李登輝重創後的泛藍陣營,重新迎來生機。帶頭大哥馬英九,帥氣清朗,雄姿英發,又懂得清廉自守,可謂集“藍營”期待於一身,當他率領全島人民直搗阿扁貪腐政權後,本有可能整合分裂力量,立地新生。

  可是,歷史又一次開了個大玩笑。哈佛大學法學博士、優等生馬英九,做學問也許是個好教授。在亞洲政•治從業者中,也許是容顏最帥的。可惜卻沒有領袖資質、總統能力。馬英九先生自戀勝過愛人,優柔寡斷勝過眼光判斷,氣量狹隘勝過寬容大度,猜忌勝過信任,個人利益考量勝過時代格局。在民進黨的進攻下,馬英九步步退讓,聽風就是雨,試圖討好對方綠營選民,卻接連將手中城池一個個送出,直至山河破碎人凋零。

  以連戰、宋楚瑜、吳伯雄、馬英九雄心壯志,都不能整合的陣營,小辣椒縱有報黨之心、鋼鐵意志,又從哪生出回天之力呢?

  國民黨的奮鬥、犧牲、不團結、分裂、離合、悲歌,就是一部中華民族的近代創業史,理應放在大歷史進程裡,安靜觀量。它是老大帝國道術文化的尾聲,是道德治國、概數治國、關係治國的最後一次延伸。故希望國民黨能在這次黨主席選後從本文中找到失敗因子,學學蔣經國的治國精神,團結泛藍菁英迎接新生,為“兩岸中國”再創新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