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中美貿易戰觀察國際局勢的變化

  過去半年多來,由美國發起的中美貿易戰,國際形勢有了明顯的轉變,總體上,中美雙方焦灼,不分勝負,但是出人意料的是,美國的盟友陣營和傳統勢力範圍出現大面積的鬆動,譬如:
  一、澳新總理說,不覺得有必要在美中之間做出選擇。這是新加坡之後,又一個美國亞太盟友表示希望中立。這種立場,在美蘇冷戰時都沒有過,特別是澳大利亞。
  二、緬甸開通第二條中國能源通道。翁山司姬一貫的給力,讓人直覺諾貝爾和平獎真是給對人了。
  三、韓國要求收回美國戰時指揮權。
  四、安倍訪華中日和解,日本脫離美國立場,正式支持一帶一路。
  五、越南表示,今後最重要的夥伴是中國。這比中立還厲害,還是渡盡餘波兄弟在啊。
  六、新加坡與中國升級自貿區。在貿易戰的檔口,新加坡的支持太及時太重要了,新加坡反華時很凶,親華時也毫不含糊,也許真是血濃於水。
  七、泰國宣佈,動用皇族的絕對權力,確保中泰高鐵經濟帶全面動工。泰國皇族不再忍受議會裡親美派的掣肘。
  八、以色列把軍港海法租給中國。這個太意外了,意義多重大就不用說了。
  九、中英開通滬倫通,關鍵時刻英國對中國金融穩定與安全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援。英國這幾年都是嘴上批評中國,實際力挺中國,貴族就是貴族,格局和手腕都不是一般的高。
  十、美國總統缺席兩個亞太重要首腦會議,不好意思來了,知道影響力確實下降了。
  十一、馬來西亞新總統要求承認中國對南海的權力,美國大型軍艦不要開到南海。馬新總統比前總統更親華更有政治遠見。
  十二、法國提出組建歐洲軍隊,防範美俄中。竟然還防範美國,這是戰後第一次,但是法國要是不讓度權力給德國,是幹不成事的,長遠看德法早晚會擺脫美國控制,成為世界新的一極。
  十三、中印邊界談判打破幾十年的僵局,取得重要共識。印度不再願意充當美國遏制中國的棋子,這才是真正的大國,給印度點讚。
  十四、菲律賓同意與中國聯合開發南海。菲律賓更給力。
  十五、臺灣九合一選舉,民進黨大敗,美國勢力在臺灣開始喪失民意。
  綜觀上述系列事件,是貿易戰以來出人意料的變化,是美國發動貿易戰帶給中國大陸的出人意料的收穫,所以,民進黨政府是否也該改變一下思路,不要老想抱美日的大腿,當人家的棋子,而讓臺灣繼續向下沉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