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進黨政府將面對「地方包圍中央」壓力?

  過去,民進黨贏得多數地方首長選舉時,民進黨就採取所謂「地方包圍中央」的不合作態度;換言之,當國民黨掌握中央執政權在先,而民進黨贏得多數縣市首長在後時,就強調以所謂「新民意」來和國民黨中央政策對抗。而這次九合一選舉國民黨取得十五個縣市首長,未來以高雄韓國瑜為首的地方政府,是否會仿傚民進黨的做法,與蔡英文的中央政府分庭抗禮,值得關注。

  首先,在兩岸政策上,國民黨執政的15個縣市都表明承認九二共識,未來勢必和大陸各城市展開全面交流,嚐到“貨賣得出去、人進得來,大家發大財”的好處,這股壓力便落在民進黨政府和執政的6個縣市首長身上,這不僅牽動著未來兩岸關係走向,也是選民考驗國民黨各縣市首長的執政能耐。

  儘管,臺北市長選舉結果仍在爭議中,但市政府已迫不及待的宣布,臺北與上海的「雙城論壇」將趕在市長柯文哲第一個任期結束前舉辦,而新科高雄市長韓國瑜,在選前就已表態,他遵從國民黨「九二共識、一中各表」的路線,他熱愛中華民國,並在當選後宣示將成立“兩岸工作小組”,並獲得中彰投等多個藍營準縣市首長的響應。

  而在選後隔天,大陸國台辦也發出新聞表示,大陸將繼續堅持「九二共識」的兩岸關係的基礎上,歡迎臺灣更多縣市參與兩岸城市交流合作。

  在這狀況下,可預見的結果是這15個縣市加上臺北市佔了全臺人口近八成,如果都和大陸各城市展開良好的交流,包括觀光、農漁業等等,紛紛享受到了交流的紅利時,這六個綠營執政的縣市民眾是否會要求這六個縣市首長承認「九二共識」來和大陸城市交流,這對綠營執政的六個縣市和蔡英文政府的壓力可想而知。

  這樣的政治效應,致必影響到接下來的2020年二合一大選,蔡英文主政的民進黨中央政府是否因此會調整其兩岸路線,務實看待九二共識,值得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