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義縣農業處籲請農友注意水稻穗稻熱病防治

 【本報訊】水稻陸續開始抽穗,適逢近期天氣不穩定,田間亦有紋枯病發生,嘉義縣政府農業處籲請農友於預防稻熱病時,一併防治紋枯病,以避免病勢發生嚴重。

 農業處指出,水稻抽穗時,穗頸部罹患稻熱病初期患部呈淡褐色或暗褐色,以致組織壞死養分不能送達,影響整穗發育,並自罹病部位彎曲,而形成俗稱的「吊穗」或「吊狗」現象;穀粒受感染時,病斑則呈暗灰色或白色,發病嚴重時穀粒無法充實或不稔,俗稱「空包彈」,造成產量損失。把握預防施藥時機,於抽穗前三至五天完成施藥工作,可有效減少病害發生與蔓延,確保防治效果。此外也要避免施用過量的氮肥,以免植株細胞柔弱,使病原菌容易侵入。

 防治方法可選用下列藥劑進行防治,如35%護粒丹可濕性粉劑1,000倍、75%三賽唑可濕性粉劑3,000倍、41.7%三賽唑水懸劑1,500倍、40%亞賜圃乳劑1,000倍、45%喜樂克拉乳劑1,200倍、加展著劑CS-7 2000倍、40%甲基多保淨水懸劑1,000倍或50%護粒松乳劑1,000倍等。

 紋枯病主要初級感染源為菌核,隨水漂流的菌核接觸到水稻植株即附著在葉鞘外側,菌核發芽後侵入葉鞘組織進而往上蔓延,初期在葉鞘上形成灰綠色水浸狀的橢圓形病斑,後來逐漸擴大變成中間灰白色邊緣褐色,有時數個病斑癒合成虎斑狀。葉部受害時初呈濕潤狀灰綠色病斑,迅速擴大成雲紋狀或不正形的枯褐色大病斑。稻穗被害則局部呈污綠色,後腐朽枯死。環境適宜,病斑上或附近稻表面組織上的菌絲會形成菌核。

 防治藥劑可選用25%賓克隆可濕性粉劑2,000倍、20%褔多寧水懸劑2000倍、10%菲克利乳劑1,500倍、53%維利熱必斯可濕性粉劑1,000倍、23.2%賓克隆水懸劑2,000倍或55%貝芬同可濕性粉劑1000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