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西對畫-殷曉虹.陳韋勳母子雙個展

  【本報訊】在天涯若比鄰的網路時代,全世界各種文化思維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交流與融合,當然,前提是必然會先經過各種有形或無形的「對話」過程,其中有關藝術的審美觀與價值觀、孰優孰劣千百年來東、西方始終各有堅持與自詡,有鑑於此,我們何妨改變觀點與視野格局,以互相欣賞與接受的態度處之?

20210406_160537

  我們時常會在都市或鄉鎮的某一角落,不經意發現許多為人所忽視、遺忘,且已留下斑斑時間刻痕的老舊建築物,無論是住宅、商店、廠房,甚至曾經風雲際會而具有歷史意義的空間,往往不是因為著眼於經濟價值因素而難逃拆除改建的命運因此消聲匿跡,就是成為被荒棄的廢墟……保留?修繕?重建?拆遷?或是繼續任其傾圮?它們孤立在尷尬、未知的處境中,雖在過往的時間軌上已留下了刻痕,卻也停下了功能延續的腳步。

  陳韋勳畢業於國立臺南大學視覺藝術與設計學系及研究所,曾獲得全國美術展油畫類銀牌獎、及許多縣市美展大獎,陳韋勳的油畫創作,即以「時空與環境」為主軸,展出5年來不同階段作品的想法與實踐,將其中包含居所歸屬、共生循環及風景繪畫等概念,編織出心中的境界。20210406_160616  殷曉虹女士從小就喜愛畫圖,工作閒暇時亦持續多方接觸陶藝、插花、壓花、拼布、皮雕等,退休後常常與喜好攝影的先生登山涉水,賞花、追鳥、拍蟲、觀魚,以紀錄在春走夏至、秋去冬來,週而復始的不同情境中的大自然萬物變化。5年前才起心動念正式進入水墨的世界,兩年前於偶然的機會進入「工筆花鳥」的領域,學習近半年後,開始參與各美術展覽的賽事並多次獲獎。她的花鳥創作,除了描述外相與生態的準確性、生動性,也透過人為的意境造景,繪出大自然中生態互動的趣味。
  這對母子以東西對畫,截然不同的風格作品於4月7日至4月25日,於文化局3樓展覽室展出,歡迎藝文各界踴躍前往欣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