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蔡俊賢、柯妙語/嘉義報導】嘉義市政府環境保護局今年於東、西區各擇一處設置綠屋頂示範點,選定地點分別為嘉義市劉厝里及圳頭里活動中心,以推廣如何降低建築室內溫度以達節能減碳之成效並結合可食地景概念,示範在缺乏閒置空地都市中創造社區農園的可行方式。劉厝里屋頂原已建置太陽光電系統,該里選擇適合種植植栽及不同的建置方式,亦可將太陽光電系統下的閒置空間再進行利用;圳頭里於利用閒置活動中心頂樓建置屋頂農園,長成之蔬菜配合長照2.0計畫提供長者用膳使用,劉厝里及圳頭里2個社區將綠屋頂結合在地特色,發展食農教育、老人共餐等活動,發揮綠屋頂附加價值。
氣候異常導致天然災害層出不窮,全球暖化成為全球重視的議題之一。城市中的綠地面積逐漸轉為柏油路面,柏油對陽光的蓄熱和空調設備排出的熱空氣、綠化面積的減少,使得溫室效應加劇,促使城市高溫化。研究顯示建置綠屋頂可讓室內降溫2度,建築的立體綠化及綠屋頂為有效降低室內溫度和節能好方法,若能因此降低室內溫度1度便可以節省室內空調用電6%的效益,因此為減少都市熱島效應,相對應的作為即從建築物著手,進行節能減碳。
環保局長張志誠表示,屋頂農園不僅可美化環境還可以感受種植、採收的樂趣、可更藉由綠屋頂以避免陽光直射頂樓而降低室內溫度,進而達到節能減碳的效果,局長張志誠期冀透過本次輔導建置,可使提升民眾綠屋頂的認同感與環保意識,更能結合社區、里、學校等相關單位力量,喚起民眾對環境的關懷及參與,達到提升都市綠化率目的,以創造低碳永續之嘉義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