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蔡俊賢、柯妙語/嘉義報導】社造動起來作伙到陣來打拼!嘉義市社區營造聯合成果展,「營造諸羅城-幸福好所在」3日上午於文化廣場前熱鬧展開,結合11個社區營造點、5個地方學推廣團體、6個文化弱勢區域社區團體、5個青創力團體,安排社區劇場、傳統舞蹈、社區創意成果示、社區DIY、異國料理等活動,行銷嘉義市社區營造及地方知識特色及活力。
嘉義市涂醒哲市長表示,社區營造是深耕社區文化與特色的重要工作,社區能永續發展,才能創造城市美好的生活環境,市民朋友投入社區營造工作,才能會城市注入活水,今年度文化局核定補助計有32案,投入社區營造及村落文化發展,補助款總金額高達新臺幣397萬元。
文化局積極推動社區營造,舉辦各式各樣的文化基礎工作,包括社區營造點徵選、地方知識學推廣、青年創意行動方案、文化弱勢區域藝文投入、青少年走讀社區學習、社區劇場研習、傳統藝術傳習、二通老街活化、老照片收集等,都是希望透過多元的社造形式,不分年齡的引導學習,推廣從小孩到大人都能參與社區營造工作,共同營造健康、幸福永續的生活環境。
林青萍局長補充說明,下階段嘉義市社區營造方向,將盤點歷年社造的豐碩成果,並整合文史、藝文,扶植社區產業,讓嘉義市的社區營造朝向文化觀光推展,讓社區被世界看見。
文化局李兆隆科長表示,社區營造聯合成果展今年特別邀請檜木燒烙協會、多元創意舞蹈運動協會、精忠新城管理委員會、竹村社區、經國社區、鳶尾花人文促進協會、精忠社區、母語文化教育學會、白沙王文化協會、磚瑤社區、北湖社區、家將文化發展協會、嘉木居文化創意有限公司、傳統文化與技藝協會、活泉人文館、中華民國森鐵世界遺產文教促進協會、太平社區、龍鳳兒舞蹈團、江蘇同鄉會、白川町社區發展協會、長義閣掌中劇團、金典工作室、青創力青年等,計27個社區及團體,投入社區藝文深耕工作,以劇場、家將文化研究、資源調查、茶詩文化推廣、眷村美食等,展現在地生活特色,現場提供多樣的免費社區工藝、美食特色體驗,讓民眾親身參與羅城社區的各樣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