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2018年嘉義縣義竹鴿笭文化季3日在義竹鄉埤前村媽祖大道上,由縣長張花冠、義竹鄉長顏蔡淑惠、議員黃金茂、蔡瑋傑與各界貴賓一起掀籠,宣告正式「起飛」,背著木笭的鴿子高飛發出「嗡嗡嗡」的聲響,象徵為期約1個月的鴿笭季活動正式展開。
賽鴿笭是義竹鄉居民生活的一部分,也是各村落間彼此感情交流的方式,更是義竹農村文化的重要特色,而參與鴿笭賽的義竹鄉居民也已經摩拳擦掌準備一較高下。
鴿笭因為製作過程繁複、利潤又低,且賽鴿笭人口逐漸減少,使得鴿笭製作在國內屬於「瀕臨絕種」的產業。因此,國內極少數仍在從事鴿笭工藝製作的謝榮哲師傅也在現場展示鴿笭製作流程,精美的雕工讓大家嘖嘖稱奇。
活動現場由和順國小鼓術擊樂團及魔術表演為開籠儀式揭開序幕,也邀請今年獲得嘉義縣國小組71以上行進管樂比賽第一名的義竹國小樂旗隊帶來精湛演出。
張花冠表示,「賽鴿笭」可以說是義竹鄉的最重要的文化資產之一,而鴿笭文化季活動就是希望吸引民眾對農業文化的重視,透過每年的鴿笭活動,讓更多人能對於賽鴿笭和鴿笭製作工藝能有更多的了解。
張花冠也提到,在地有一段四句聯「紅腳飛高,查甫囝仔中狀元;紅腳飛低,查某囝仔找到好婆家」,凸顯鴿笭賽意不在輸贏,而是「紅腳揹笭庄拼庄」,各村落的拉攏情感、村民歡喜來鬥陣的方式。雖然賽鴿笭的活動經常得視當地農作收割情況和當天天氣狀況而定,但希望民眾有機會仍要親身來看看鴿笭高飛,木笭嗡嗡滿天作響的景致,絕對有別於一般活動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