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蔡俊賢/嘉義報導】嘉義市政府辦理夢想講堂,今(22)日下午邀請新港文教基金會董事長陳錦煌醫師蒞臨市府,為市民、社區營造推動人員及市府員工等,分享他於新港地區推動藝文展演、歷史傳承、環境保護、健康促進、圖書推廣、國際交流與弱勢關懷及如何將「相信工程」與社區支持網絡緊密結合,堪為社區營造者學習的榜樣。
陳錦煌醫師,1981年,為圓父親的夢,毅然放棄台大醫院的工作,返回新港開業;1987年,在診所最繁忙的時候,由於無法根治簽賭大家樂造成「大家樂症候群」的患者所產生的無力感,決定走出診所,和鄉親共同組織新港文教基金會,深入社區和新港鄉民一起從生理、心理、社會及心靈等面向,共同探討「大家樂症候群」的社會因素與解決方法。陳錦煌醫師除了曾經入閣擔任政務委員,1998年更榮獲天下雜誌評選為「影響台灣200人物」,其歷歷事功,已昭然鐫刻在台灣社造史頁上。

1987年起,陳錦煌持續以醫師的專業,清楚描繪「社區醫師」應有的角色與職責,將醫師的服務從「診所」擴大到「社區」,從「治病」提早到「預防」,不僅看「病」,更關心「人」;近幾年對新港的國中、小學生有近二成左右是弱勢、貧困、家暴、新住民、隔代教養等高風險家庭的小孩,家庭教育功能極為不足,是形成嘉義這農業地區近年來吸K他命孩子快速增加的重要原因,為此,陳醫師結合社區力量,從十幾年前基金會懷夢卡工作、弱勢兒童免費安親班、一村一關懷,到2012年開始推動「相信工程」工作,建立社區支持網絡,減少社區安全網的漏洞,陳醫師期望可於演講中分享這工作的經驗。
嘉義市長涂醒哲表示,現今社會成為醫師先決條件非僅有專業,更應該有同理心,如同在社區默默推動營造的基層人員及志工們,更須要有陳醫師悲天憫人精神。因應預防醫學時代來臨,醫界主動深入社區,塑造社區民眾健康的環境,真正達到社區健康營永續經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