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蔡俊賢/嘉義報導】2018台灣燈會展燈期長達24天,參觀人數高達1,006.8萬人,提供賞燈民眾一個友善、清潔的環境,環保局在燈區及轉運站設置1200個垃圾桶及資源回收桶,民眾配合垃圾確實分類後投入分類桶,分類桶皆以廢棄油桶再利用,也在分類桶中另設置廢電池回收桶,電池桶架以環保局回收的廢棄家具再製而成,展現循環經濟及資源永續利用的精神,達成燈會期間垃圾分類減量及垃圾不落地的目標。


燈會期間也動員大批清潔人力與環保志工,負責各區環境整潔巡查,共同協助將垃圾回收,並招募大批熱心慈濟志工,在民眾丟棄垃圾時宣導正確資源回收分類觀念,不僅讓民眾更瞭解回收觀念也降低清潔人員的負擔,志工也手持環保標語舉牌進入燈區及美食區,藉由燈會的活動人潮聚集,以移動式宣導方式來宣導資源回收觀念。

環保局為加強宣導提燈電池拆卸回收觀念,也特別在綠能環保燈區設置資源回收宣導攤位,讓民眾攜帶廢電池兌換宣導品,燈會期間共收集到27,740顆乾電池,另也於燈會前拍攝「環保撇步123」影片,提醒民眾來逛燈會前,可自備環保餐具、購物袋,以及加強宣導提燈所產生的廢電池拆卸回收,並藉由社群網站及通訊軟體分享傳播,影片點閱率高達1,1636人次以上,藉由影片傳播,讓民眾了解更多正確回收及環保觀念。
此次燈會環保局共動員11,520人次清潔人力及環保志工進行會場清潔維護工作,並招募慈濟志工1,905人次舉牌宣導資源回收垃圾不落地工作,今年燈會所產生的垃圾量為103.12公噸,資源回收量為55.11公噸,回收比高達5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