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義縣「太保事~王得祿與同安船特展啟航

  【記者蔡俊賢/嘉義報導】國立故宮博物院南部院區19日起推出「王得祿與同安船特展」、「天孫機杼-明清緙繡展」及「錦繡繽紛-亞洲織品展」三檔新展,主打嘉慶皇帝御賜王得祿蟒袍、全台首艘明清時期同安船復刻版、全世界唯一的樂高同安船,還有虛擬實境及珍貴織繡珍品,件件別出心裁,樣樣逗趣討喜,搭配原有常設展廳及國際借展,秋高氣爽來南院,保證不虛此行。
  故宮南院18日舉辦三展聯合開幕記者會,院長林正儀、縣長張花冠、香港城市大學副校長林群聲及香港海事博物館總監Richard Wesley暨王誠明先生等各界貴賓,一同拉繩揚帆,為特展揭開啟航序幕。
  林正儀表示,王得祿曾官拜「太子太保」,是清代臺籍最高武官,也是南院所在地嘉義縣「太保市」地名的由來。這次在一樓借展廳展出「王得祿與同安船特展」,精選70件院藏王得祿相關文物及其後人珍藏的御賜蟒袍。在「太保市」展出「太保事」,格外有意義。
  王得祿,臺灣嘉義人,曾任福建水師提督、浙江提督,16歲時投身清廷軍隊,約25歲加入水師,之後率領同安船船隊立下剿滅蔡牽海盜集團的大功,最後卒於澎湖守備任上,追贈伯爵(超品),並晉加太子太師(從一品)。
  特展除了呈現王得祿從年輕發跡到鞠躬盡瘁的奮鬥過程,也特別與香港城市大學與海事博物館合作,結合廣受好評的「同安船」數位多媒體展件,以觸控、3D、浮空投影和虛擬實境,讓觀眾體驗王得祿當年在海上乘風破浪、奮勇衛國的意氣風發。
  為了吸引兒少族群,南院還邀請積木藝術家、臺灣區樂高大使黃彥智醫師,用1萬5千塊積木拼出長、高各1米2,全世界唯一的「樂高同安船」,搭配展出。
  黃彥智表示,同安船是他設計過的海船中,尺寸最大的一艘,為了呈現中式風帆「輕、薄、硬挺」效果,挑戰性相當高。
  為了搭配樂高同安船,故宮特別訂製穿著清朝水師服的樂高人,歡迎大小朋友親臨現場,一睹為快。
  三樓織品展廳9月19日起也有全新面貌,常設展區「錦繡繽紛-院藏亞洲織品展」第六檔,為常見的吉祥裝飾紋樣,廣受歡迎。
  織品展廳特展區則推出「天孫機杼-明清緙繡特展」,展期至明年3月18日,分兩階段展出39件故宮典藏精選緙繡書畫,除介紹顧繡、粵繡等明清時期重要刺繡流派及宮廷緙絲作坊作品,讓民眾得一窺明初刺繡風貌,並首度展出故宮南院新增典藏藏傳佛教及道教刺繡,涵蓋多聞天王、文殊菩薩、道教列仙等。
  「王得祿與同安船特展」展期9月19日起至12月17日止,展覽資訊或參觀訊息請上「國立故宮博物院南部院區」官網或臉書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