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蔡俊賢/嘉義報導】9月11日(德國時間)嘉義市政府一行抵達德國柏林的第一站就是拜訪柏林科技大學 (Technical University Berlin),TUB是世界著名的理工院校,也是德國規模最大的工業大學之一,駐德國大使謝志偉也到柏林科技大學接待市府團隊,市長涂醒哲看到老友謝志偉大使非常高興,兩人交換近況也一起參觀鄧英志教授研究團隊工作室,駐德代表處特別邀請工作團隊資深助理教授Feres Mezghani、吳愷悌,以簡報配合實際操作的方式,讓市府團隊實地了解鄧教授團隊在市民參與的都市計畫更新上的全新操作概念。

鄧教授去年在內政部建築研究所舉辦的「永續智慧社區國際研討會」介紹了柏林的智慧城市計畫如何將都市發展與永續概念結合,其中最關鍵的就是落實participatory Planning(參與式規劃),所謂的「讓智慧市民管理永續智慧社區(smart sustainable GREEN TECH district managed by smart citizens)」非常地讓人印象深刻,證明德國永續發展政策與成熟的市民社會是分不開的。
參與式規劃就是市民朋友/利害關係人透過一次次的研究會、討論會把自己的意見與專家的意見深入交流,把生活中最細微、不會通過語言表述但大家照著做的『慣習』或用以作為判斷標準的衡量,以討論的方式具體化,變成智慧社區、便利社區的修正基礎與動力,讓反對與反感聲量下降、讓科技真正貼切實用,讓資源更公平公正地分配、讓人民更有感。
涂醒哲對於鄧教授推廣的市民參與式永續智慧社區規劃非常有興趣,認為與嘉義市正在推動的公共參與,以及鐵路高架化需要全民一起加入支持的概念非常接近。嘉義市是個人口27萬的小城市,市政府與市民的關係非常緊密,市民也普遍擁有良好的民主素養,我們認為德國及其他歐洲國家的市民參與規劃機制非常值得參考學習,尤其在智慧城市的數位資訊工具輔助下,專業規劃與市民間的距離將可以大幅地拉近。

涂醒哲說,嘉義市位於北回歸線上有非常好太陽能資源,因此我們研擬了為期三年的「千屋計畫」,扶植在地的太陽光電產業及推廣再生能源,目前嘉義市已完成都市計畫、建築管理等相關法令的獎勵與鬆綁,環保單位也提供了優渥的獎勵補助,積極輔導市民朋友將節電與儲電真正納入日常生活。
另外在都市發展方面,對嘉義市帶來重大翻轉改變的前瞻建設工程—嘉義市區鐵路高架化計畫,已完成綜合規劃,但是都市計畫變更及工程細部設計才剛剛要開始啟動,因此市府將於今年底前,於火車站前設立「嘉義之心願景館」,透過舉辦工作坊及策展,鼓勵市民參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