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為因應農曆春節,彰化縣古蹟與歷史建築多為木造,其中有多處為寺廟類型建築放置大量金紙、線香、蠟燭、油燈、香爐、點香器具等可燃物,具有致災潛在風險。為防範未然,並落實防災觀念普及推廣,彰化縣文化局於年前函請本縣所有古蹟、歷史建築所有人、使用人及管理人加強整備,於春節期間特別留意用火及用電安全,倘遇有緊急狀況,請其第一時間聯繫本局緊急聯絡窗口協助處理,並請本局委託辦理本縣古蹟歷史建築巡查及管理維護計畫之廠商國立雲林科技大學,於前開期間協助提供相關緊急搶救及應變之建議,以維護本縣珍貴文化資產,避免致生重大事故。
另彰化縣文化局經積極向文化部文化資產局申請,獲補助委託專業團隊辦理「彰化縣(47處)古蹟及歷史建築電路、消防巡檢暨規劃計畫」,針對本縣內致災風險較高的34處古蹟及13處歷史建築進行檢視,並於106年11月開始電線路巡檢,全面盤點相關監視錄影系統及火災警報設備,汰換或規劃相關防災設備系統建置,盼透過災害警報、監控,有效降低災害之損害。
彰化縣重要文化資產為避免發生重大火災事故,最重要的還是管理者本身對公共安全重視及初期應變能力,才能將災害損失程度減至最低,讓彰化縣珍貴文化資產得以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