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鏡頭~絕版合影,永不再來

  芸芸眾生,匆匆過客。擦肩而過,不知你是誰?能在鏡頭里同框定格你我瞬間,要么因為情,要么因為緣。可惜,在這一剎那之後,時光永不再來。

中國最後的黃后

  1922年,溥儀和婉容大婚後在宮內的影像。中國2000多年的封建王朝,皇帝與皇后有合影照的也只有這二位了,可惜他們是最後的皇帝與皇后。一個淪為為階下囚,一個死無葬身地之地。

  溥儀, 1950年8月初從蘇聯被押解回國,關押於撫順戰犯管理所,1959年獲特赦。婉容, 1946年6月10日前後或8月下旬死於吉林省延吉的監獄裡。葬地不明,有說是“用舊炕席捲著扔在北山上”,也有說是“葬於延吉市南山”,屍骨亦無處尋找。

最早的移民合影

  1890年代,移居美國奧勒岡州的中國移民全家福。注意觀察他們身上的精神氣質與當時的普通老百姓很是不同。

最有禮數的合影

  英國醫學博士梅藤更26歲來到杭州,創辦了廣濟醫院(即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二醫院),1881至1926年任院長。圖為梅醫師查房,一位小患者彬彬有禮地向梅醫生鞠躬,深諳中國禮數的梅醫生也深深鞠躬回禮。或許這張照片算不上著名,但卻給充滿戰爭與混亂的歷史一抹溫情。

最有氣質的合影

  人面桃花的林徽因,仙風道骨的泰戈爾,郊寒島瘦的徐志摩。無法超越的三友,真正的風塵三俠。

兩大權相

  李鴻章與俾斯麥,東西方兩大帝國的第一權臣,兩個人都致力於富國強兵,但是過程和結果卻大相徑庭,而當他們遠離政治中心之後,這一東一西,一老一新兩大帝國的興衰沉浮也不禁令人扼腕唏噓。

最後的皇族合影

  醇親王載灃全家福,照片大約拍攝於民國初期。這裡沒有溥儀,其餘都是溥儀的兄妹。載灃是末代皇帝溥儀的父親,這個家庭是清末最有權勢的家族。不過,這一切都隨著民國的成立這個家庭的權勢灰飛煙滅。

巨人同框

  1933年2月17日,上海宋慶齡住宅院內,魯迅與蕭伯納、蔡元培合影。

國立中央研究院第一屆院士

  國立中央研究院於1948年3月召開年會,選舉確定了81名中央研究院的首屆院士。這是第一次院士會議之後的合影,地點在南京雞鳴寺中研院禮堂(北京東路39號,原雞鳴寺路1號),由於部分院士並未到場出席,完整名單如下:

  人文組院士28人:胡適、陳寅恪、傅斯年、顧頡剛、趙元任、李濟、梁思成、梁思永、金岳霖、湯用彤、馮友蘭、馬寅初、余嘉錫、張元濟、楊樹達、柳詒徵、陳垣、吳敬恆、李方桂、董作賓、王世傑、王寵惠、週鯁生、錢端升、蕭公權、陳達、陶孟和、郭沫若。

  數理組院士28人:姜立夫、竺可楨、陳省身、華羅庚、蘇步青、嚴濟慈、吳大猷、吳有訓、李四光、侯德榜、茅以升、許寶騄、李書華、葉企孫、趙忠堯、饒毓泰、吳憲、吳學週、莊長恭、曾昭掄、朱家驊、翁文灝、黃汲清、楊忠健、謝家榮、周仁、凌鴻勛、薩本棟。

  生物組院士25人:童第週、王家楫、伍獻文、貝時璋、秉志、陳楨、胡先、段宏章、張景鉞、錢崇澍、戴芳瀾、羅宗洛、李宗恩、袁貽瑾、張孝騫、陳克恢、吳定良、汪敬熙、林可勝、湯佩松、馮德培、蔡翹、李先聞、俞大紱、鄧叔群。

  多說一句,艱苦抗戰歲月中大多院士經常超負荷運載,嚴重影響他們身體健康,還未來得及過上幾天安穩日子便駕鶴西歸,在此為他們所有人深深鞠上一躬!

  薩本棟院士是評選後第一位去世院士,因胃癌於49年1月31日美國加州醫院不幸去世傅斯年院士是評選後第二位去世院士,因腦溢血於50年12月20日台灣大學不幸去世。貝時璋院士是評選後最後一位去世院士,09年10月29日北京不幸去世,至此國立中央研究院第一屆院士落下了華麗的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