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美植袋種的姜收成了,把舊土倒出來曝曬,再換新土,準備種植萵苣。土里有好多的雞母蟲,雞母蟲是益蟲,她會幫忙松土。英文叫Chicken mother bug 我總感覺怪怪的!
一般俗稱的雞母蟲,是泛指生活在腐植土中,白白胖胖的大蟲。很多甲蟲的幼蟲都被叫做是雞母蟲,所以雞母蟲其實是數百種的甲蟲幼蟲的合稱。
獨角仙的幼蟲主要是以腐質土與腐爛的木頭、樹葉為食物,牠們的食量相當的大,也長得很快,因此外型看起來白白胖胖的。在以前農業時期,鄉下地區農家所飼養的雞最喜歡在草叢中啄食牠們,也因此都叫獨角仙的幼蟲為「雞母蟲」。
甲蟲(學名鍬形蟲或兜蟲) 還是蛆的時候我們一律稱為雞母蟲,大的約五公分長,肥肥圓圓的、通體潔白窩在土里,長大後最大只的就是「牛屎龜」,有這麼不雅的名字,是因為甲蟲媽媽會把卵產在自己用爛草堆的糞球上,通常是牛糞,讓小寶寶一出生就有養份糧食,順利長大成蛆蟲。
常見的金龜子、獨角仙、天牛、牛屎龜等,他們的幼蟲都是雞母蟲,獨角仙是僅次於長臂金龜,號稱台灣第二大甲蟲。因為獨角仙的雄蟲頭部有一隻巨大的角,故稱為獨角仙。獨角仙屬金龜子科,又稱兜蟲,目前台灣主要有兩種,獨角仙、姬獨角仙,都是夜行性甲蟲。獨角仙一代只要一年,不像鍬形蟲要那麼久。
天牛的幼蟲,肥肥的身軀,含頭部共12環節,銳利的口器,就是隱身樹幹最厲害的武器!幼蟲生活於木材中,可能對樹或建築物造成危害,所以她是害蟲。樹幹的剖面,坑坑洞洞的,實在嚇一跳!也真佩服天牛幼蟲的鬼斧神工,一口一口咬出神奇的藝術隧道,真是大自然的雕刻師!
雞母蟲像人的大拇指那樣大,牠的一生中要經過卵、幼蟲、蛹、成蟲四階段,成蟲具有趨光性, 晚上可在路燈下撿拾到,幼蟲可以在土里挖到,成蟲全身幾乎都是堅硬的革質。
小學生的生物課,老師要小朋友帶只雞母蟲來,真是難為了住在都市的家長!